1. 首页
  2. 网站随笔

胖东来公开羽绒服成本打了谁的脸

前两天还说300元以下买不到真羽绒服。话音刚落,胖东来就把自家羽绒服的成本单贴出来了:成本184元,售价256元,90绒纯鸭绒,每件附质检报告。

胖东来公开羽绒服成本打了谁的脸

72块钱的利润,毛利率不到30%

这不是打脸,这是当着全国消费者的面,把整个羽绒服行业的底裤给扒了。

同时它也戳破了一个问题:我们这些年买的羽绒服,到底被赚了多少钱?

先说说那个300元的说法怎么来的。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给出过测算:一件绒子含量90%的白鸭绒、填充量150克的羽绒服,羽绒原料成本约63到83元,加上面辅材料和人工,核心成本在126到248元。再算上其他成本,合理售价通常不太可能低于300元。听起来挺有道理。但问题来了。

胖东来那件256块的羽绒服,绒子含量不低于90%,人家怎么就做出来了?而且还有质检报告。早些时候他们还卖过一款女士羽绒马甲,售价189元,成本137元,同样是90绒纯鸭绒。这数学题,小学生都会算。

中国羽绒信息网的数据摆在那儿,90%绒子含量的白鸭绒每千克约510元,折算下来每100克成本大约51元。一件轻薄款充绒量80到100克,原料成本也就30到50块钱。加上面料、缝制、运输,促销季把售价压到300以下,完全有可能。

所以300元以下买不到真羽绒服,这话本身就有问题。准确说法应该是:300元以下,很多品牌不愿意卖你真羽绒服。

不愿意和不能够,是两码事。那些动辄上千、几千块的羽绒服,成本到底多少?

算笔账。假设一件中高端羽绒服充绒量150克,用90绒白鸭绒,原料成本大概75块。面料用好一点的,算100块。辅料、人工、运输,再算100块。这就是275块的硬成本。

卖多少钱呢?

商场里的品牌,1500起步,3000不稀奇,5000很常见。你花的钱,有多少是在为品牌溢价买单,有多少是在给商场交租金,有多少进了层层经销商的口袋?

胖东来告诉你:我们只赚72块。还是那句话,不是做不到,是不想做。

有人说胖东来是在作秀,是在搞营销。那我问你,这种作秀你见过几家?加拿大鹅敢不敢?

不敢的。因为一贴出来,消费者就会发现,原来我花两三千买的羽绒服,成本可能也就三四百。那种被当冤大头的感觉,能把品牌形象冲垮。

胖东来敢贴,是因为它本来就没赚你多少钱。72块钱的利润,还要覆盖店面租金、员工工资、水电损耗。真算下来,一件衣服能落到口袋里的,可能也就二三十块。

协会说300以下买不到真的,商家说700以下都是假的。下一步是不是该说1000以下全是棉花了?消费者就这样被一步步赶进高价陷阱。

但胖东来干了什么?它用实际行动证明:256块,90绒,附质检报告,真货。直接把行业的定价逻辑给掀了。

胖东来不是在做慈善,毛利率不到30%是正常的商业行为。真正不正常的,是那些毛利率300%、500%的品牌。

这就是整件事最荒诞的地方。一个正常做生意的企业,因为正常定价,变成了网红。一个把成本摊开给消费者看的行为,变成了行业异类。什么时候开始,诚实经营成了稀缺品?

在别的地方买东西,你得跟商家斗智斗勇,得研究哪个平台便宜,得等双十一凑满减,得担心买到假货,得操心售后扯皮。

在胖东来,成本184.售价256.质检报告贴着,爱买买不买拉倒。这不叫服务好,这叫把消费者当人。

所以胖东来真正让同行难受的,不是它的价格低,是它把行业的遮羞布给扯了。以后消费者再看到一件羽绒服卖两三千,脑子里会自动蹦出一个问题:胖东来256就能卖真货,你凭什么?这个问题,没有品牌能回答得理直气壮。

商业世界里最有杀伤力的武器,从来不是低价倾销,是透明。当一个玩家开始公开游戏规则,其他所有玩家的底牌就都暴露了。

胖东来这72块钱的利润,是一面镜子。照出的不是自己有多好,是别人有多贪。
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wuyouxuan.com/123354.html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